首页|林麝饲养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林麝饲养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林麝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遗传结构,为指导种群遗传管理及其饲养种群种质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遴选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片仔癀麝场和逢春麝场,汉中市留坝县的太子岭麝场,采用分子粪便学的方法,采集220份新鲜的粪便样品,成功获得112条mtDNA控制区序列,计算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结果]在3个林麝繁育基地共检测到96个变异位点,均为简约信息位点,突变形式为转换和颠换,未出现插入和缺失现象;共获得3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578和0.0395,单倍型多样性以片仔癀麝场最高,为0.9539,留坝群体最低,为0.8428;饲养种群间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中,太子岭麝场和逢春麝场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1377)最高,而太子岭麝场和片仔癀麝场的FST(0.0772)最低.[结论]饲养林麝种群较之众多濒危有蹄类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但林麝饲养种群之间基因交流较少,建议实施基于非损伤取样的粪便mtDNA分析技术对群体内和群体间进行遗传管理,保护饲养林麝种群现有的遗传多样性.
Analysis of mtDNA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captive forest musk deer population

郭小兵、黄志鑫、张天祥、丁建红、高云云、付雅君、胡德夫、刘刚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濒危物种非损伤性技术研究实验室,北京 100083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363000

中国林业科学院湿地研究所,北京 100091

湿地生态功能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展开 >

林麝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国家生态环境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9HB20960010062018YFD0502204

20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37
ISSN:1000-1522
年,卷(期):2022.44(3)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