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密度和施肥调控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的影响

密度和施肥调控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探索择伐留竹密度和施肥量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影响,为巨龙竹高效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滇西南巨龙竹为研究对象,设计择伐留竹密度(7、15、25、35株/丛)和有机肥施用量(0、40、80、120 kg/丛)的2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每木检尺和破坏性收获调查23种新竹生长形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指标,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加权-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16种试验处理组合巨龙竹新竹生长及生物量特征差异.[结果](1)不同试验处理巨龙竹平均每丛新竹数量1.0~7.8株、胸径17.2~19.9 cm、竹高29.0~29.9 m、枝下高14.8~16.3 m;单株新竹各构件生物量:总69.63~98.13 kg、地上58.22~80.42 kg、地下11.41~17.71 kg、秆48.94~60.37 kg、枝3.71~12.04 kg、叶1.55~9.10 kg;竹丛新竹各组分生物量:总69.63~678.20 kg、地上58.22~543.62 kg、地下11.41~134.58 kg、秆48.94~467.89 kg、枝5.69~48.04 kg、叶3.60~28.69 kg;新竹构件(组分)生物量分配比重:地上79.47% ~83.62%、地下16.38% ~20.53%、秆60.41% ~74.87%、枝5.12% ~12.27%、叶2.11% ~9.26%、根冠比0.20~0.26、出叶强度0.40~0.75.(2)择伐留竹密度和施肥量对巨龙竹新竹生长形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特征影响显著.相同密度,新竹生长形态及生物量积累特征指标总体上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地下、枝、叶的生物量比重提高,而地上、秆的生物量比重降低;相同施肥量,新竹生长形态及生物量积累特征指标总体上随密度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峰值转折点:25、15株/丛),地下、秆的生物量比重提高、而地上、枝、叶的生物量比重降低.(3)不同试验处理组合巨龙竹新竹生长和生物量特征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单株(前3):T4(7+120)(0.457)、T8(15+120)(0.390)、T3(7+80)(0.389);竹丛(前3):T12(25+120)(0.456)、T8(15+120)(0.447)、T4(7+120)(0.424).[结论]综合比较,巨龙竹择伐留竹密度和有机肥施用量宜控制在25株/丛和120 kg/丛,利于新竹生长和生产力提高.
Effects of density and fertilization on growth and biomass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grown Dendrocalamus sinicus

郭强、官凤英、辉朝茂、刘蔚漪、邹学明

展开 >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草原丛生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2

沧源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临沧 677400

巨龙竹 择伐留竹密度 有机肥量 新竹生长 生物量分配

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滇南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运行经费项目

2018YFD06001032016YFD060090231660173

20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37
ISSN:1000-1522
年,卷(期):2022.44(4)
  • 4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