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秦岭两地区红桦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秦岭两地区红桦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红桦是我国特有的桦木科高大落叶乔木,也是我国暖温带森林主要建群种之一,具有观赏、经济和生态价值.通过对秦岭两地区红桦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研究,阐明红桦种群年龄结构特征及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建立种群发展预测模型,揭示红桦种群自然更新障碍原因,为今后红桦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林场和甘肃省礼县洮坪林场红桦种群调查与统计,绘制红桦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建立种群发展预测模型,同时结合种群动态数量化法和数量时间序列分析法揭示红桦种群的发展趋势.[结果]两地种群年龄结构均在Ⅲ龄级时个体数最多,种群主要由幼龄个体组成;两地种群均是前期先衰退后增长,中期短暂衰退后增长,在Ⅵ ~ Ⅶ 龄级急剧衰退;洮坪种群比火地塘种群更早进入衰退期,其种群更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两地红桦种群的存活曲线都趋向于Deevey-Ⅱ 型.[结论]火地塘和洮坪两地红桦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呈不规则的金字塔型,种群发展主要靠中老龄个体维持;两地红桦种群现阶段都为增长型种群,且都对生境因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洮坪种群尤为明显;在未来两地红桦种群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幼苗,自然更新较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保护和恢复红桦种群的策略:人工培育幼苗移植到种群的林窗内;对幼龄林采用"3年5次"的抚育方式,对中龄林采用整枝、修剪、除灌等方式进行抚育;对于郁闭度达0.9以上的林分,适当间伐,每公顷保留1500株左右,提高种群的自然更新能力.
Structur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etula albo-sinensis populations in two region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of northwestern China

高洪治、黄欣、宿昊、乔鹏飞、姜在民、申耀荣、蔡靖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洮坪林场,甘肃 洮坪 742212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陕西 宁陕 711600

展开 >

红桦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2021YFD2200304-3

20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37
ISSN:1000-1522
年,卷(期):2022.44(9)
  • 5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