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型温带树种固碳速率研究

典型温带树种固碳速率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持续增加森林碳库储量以及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合理的树种配置是提升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的基础.[方法]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固定样地连续15年(2004-2019年)4次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主要树种对地上生物量碳库储量贡献,比较不同树种固碳速率差异及在时间上的相关性.[结果](1)2019年阔叶红松林地上生物量为(282.5±102.8)Mg/hm2,过去15年间年均净固碳速率约为1.0 Mg/hm2,在3个监测周期(2004-2009年、2009-2014年和2014-2019年)内的固碳速率分别为1.54、0.73和0.76 Mg/(hm2·a);(2)样地内地上生物量最高的7个树种(紫椴、红松、蒙古栎、水曲柳、春榆、色木槭和大青杨)累计贡献量占整个群落总地上生物量的96.2%,其中紫椴、水曲柳和蒙古栎3个树种贡献了 73.6%;(3)紫椴、水曲柳、蒙古栎、红松和春榆5个树种种群数量持续下降,而其平均胸径和地上生物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表明其大径级个体的固碳作用持续增强:(4)主要树种固碳速率存在明显差异(-0.97%~0.77%),其中具有复叶结构的水曲柳是地上生物量积累速率最快的树种,年均增速约为0.77%,其后依次是紫椴(0.60%)、春榆(0.54%)、蒙古栎(0.38%)、红松(0.09%)、色木槭(-0.46%)和大青杨(-0.97%);(5)7个种群在3个监测周期内表现出不同的增长动态,其中紫椴和色木槭、蒙古栎和红松、水曲柳和春榆之间表现出较高的正向波动关系,大青杨和春榆呈负向关系.因此,固碳速率在树种间存在时间上的异步性.[结论]该研究揭示的典型温带树种固碳规律、树种间固碳速率在时间上的异步性特点可为本地区植树造林实践中树种选择及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Study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s of typical tree species in temperate forest

原作强、王星、毛子昆、蔺菲、叶吉、房帅、王绪高、郝占庆

展开 >

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省陆地生态系统碳中和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生物量碳库 生长速率 外生菌根树种 复叶结构 异步性

3173001532171581319611330272021-MS-028

20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37
ISSN:1000-1522
年,卷(期):2022.44(10)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