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在樟子松林不同郁闭度条件下,水曲柳、胡桃楸和紫椴人工种植幼苗的生长差异,为樟子松林不同郁闭度下适合更新的阔叶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支撑.[方法]以水曲柳、胡桃楸和紫椴 2 年生裸根苗为试验材料;在樟子松林下选择 4种光环境(全光、郁闭度 0.4、郁闭度 0.6、郁闭度 0.8),1 个生长季后观测人工更新的 3 个树种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叶片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胡桃楸在郁闭度 0.6~0.8 下的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显著高于全光和郁闭度 0.4处理下的苗木,在郁闭度 0.8 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最大,水曲柳和紫椴在郁闭度 0.4~0.6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显著高于全光和郁闭度 0.8 处理下的苗木,整体上胡桃楸的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在 4个处理下都优于水曲柳和紫椴.随着郁闭度的增大,3 个树种的叶绿素含量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光合速率(Pn)的变化趋势和叶绿素总量含量(Ct)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胡桃楸的气孔导度(Gs)以及胞间CO2浓度(Ci)随郁闭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水曲柳和紫椴的Gs呈上升趋势,Ci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蒸腾速率(Tr)随着郁闭度的增大都呈下降趋势.3个树种的叶片全N含量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胡桃楸的叶片全C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曲柳和紫椴的叶片全C含量随郁闭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其中水曲柳苗木叶片的全C含量在全光、郁闭度 0.4和郁闭度 0.6处理下差异不显著,但都高于郁闭度 0.8 处理下的叶片的全C含量;紫椴的叶片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胡桃楸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水曲柳的叶片全P含量在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3 个树种的叶片全K含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樟子松不同郁闭度下胡桃楸的生长情况均优于水曲柳和紫椴;其中紫椴在各个郁闭度下光合速率变化不显著,光照强度变化对其影响不大.[结论]本研究针对樟子松林不同郁闭度下 3 个阔叶树种幼苗栽植 1年后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水曲柳、紫椴和胡桃楸 3 个树种幼苗在栽植当年均可在樟子松林土壤环境下生长,且均具有一定的耐阴性.水曲柳和紫椴在郁闭度 0.4~0.6 的生长优于全光和郁闭度 0.8,胡桃楸在郁闭度0.8下生长最好,且不同郁闭度下胡桃楸的生长状况均优于水曲柳和紫椴.随着胡桃楸的生长,其与周围植被的关系,以及对光照资源的需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后续仍需跟踪调查,为樟子松人工林更新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