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深井巷道围岩合理支护是保证矿井持续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多、快、好、省"的支护方式至关重要.以丁集矿西三采区首采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确定并验证适合该首采面的合理支护策略,可为淮南矿区同等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技术参考.根据综合柱状图可得巷道顶板为复合顶板,依据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结果与围岩分类标准,综合评定 1632(3)轨顺、运顺围岩为Ⅳ类稳定性较差岩层.通过理论结算得出:轨顺设计顶帮锚杆长度为 2.5 m,顶板锚杆间排距为 0.75 m×1 m,设计帮部锚杆间排距为0.85 m×1 m、锚索长度为 6.3 m、间排距为 1.05 m×1 m时能满足支护要求.由不同支护方案模拟得到巷道应力、位移云图和塑性区分布情况,经综合比较,确定方案一(2.5 m锚杆+6.3 m)的支护效果最好.现场监测表明:顶帮部锚索载荷最大为 78 kN,之后基本趋于稳定;巷道底鼓量最大为 150 mm,帮部最大位移为 50 mm,顶板离层值最大为 42 mm,整体变形量较小,支护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