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理解美好生活的三个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理解美好生活的三个范畴

扫码查看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出发,力争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彰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劳动、资本和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三个核心范畴,对于在新时代探寻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路径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引.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本性,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本真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超越资本逻辑,摆脱本体安全的焦虑有助于提升个人幸福感和民族安全感,实现人的本真的生存领会,在自由生存中实现美好生活;实现美好生活理想展开的共产主义构想是人的自身生命以及社会价值得以确证的价值诉求和理想基础,有助于人们扬弃异化劳动,超越资本逻辑的统治,在全面发展中提升美好生活.

肖倩颖、由安彤

展开 >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马克思主义哲学 美好生活 劳动 资本 共产主义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23C17

2024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326
ISSN:1009-1068
年,卷(期):2024.37(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