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豆禾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利用管理研究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豆禾混播草地群落稳定性利用管理研究

扫码查看
为探明刈割与施肥影响河西地区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性的生态学机理,本研究以'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建植的混播草地为对象,设置3个留茬高度(5 cm(A1),8 cm(A2)和 11 cm(A3))和6个施肥处理(CK(B1),150 kg P2O5·hm-2(B2),75 kg N·hm-2+225 kg P2O5·hm-2(B.),150 kg N·hm-2+150 kg P2O5·hm-2(B4),150 kg N·hm-2(B5),225 kg N·hm-2+75 kgP2O5·hm-2(B6)),并对各草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留茬高度,牧草重要值对施肥的响应更敏感,然而提高留茬可增加无芒雀麦重要值并控制过高的紫花苜蓿重要值,其中A2B3处理效果最好;A1可增大各牧草生态位宽度,且均在第3茬的A1B4处理最大;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紫花苜蓿与长穗偃麦草、无芒雀麦与长穗偃麦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分别在第2茬的A2B6,A2B1和A2Be处理最小.本研究认为:留茬8 cm,施150 kg N·hm-2+150 kg P2O5·hm-2氮磷肥对实现河西地区豆禾混播草地物种和谐共存及群落结构的长期稳定具有良好效果.
Study on the Stability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egume-Grass Mixtures Community Based on Niche Theory

王辛有、曹文侠、师尚礼、王小军、陈新栋、白洁、李文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0

豆禾混播 刈割 施肥 生态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财政部和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2016YFC0400306CARS-34

2022

草地学报
中国草学会

草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6
ISSN:1007-0435
年,卷(期):2022.30(2)
  • 4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