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南地区两类区域性极端降水的特征对比分析

江南地区两类区域性极端降水的特征对比分析

扫码查看
基于中国气象局1961~2018年地面降水日值格点(0.5°×0.5°)数据集(V2.0)及位势高度、风速、比湿等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认江南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并对其天气图进行综合分析提取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降水,并对两类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演变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锋面型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分布在春季,而气旋型主要分布在夏季,并且锋面型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约为气旋型的3倍;(2)锋面型极端降水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脉、南岭等地势较高地区,而气旋型则位于东南沿岸地区,福建等地受两类极端降水影响都较大;(3)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降水发生前两天至当天,气流垂直上升速度均增大,副高西移,锋面型极端降水的最大水汽辐合中心由江南地区850 hPa等压面降至地表,而气旋型的水汽辐合中心位于地表由南向北移至江南地区;(4)锋面型极端降水形成所需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汇合于江南地区,而气旋型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并呈涡旋型随时间西移.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Types of Regional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Jiangnan Area

陈晓红、张新主、章新平、龙浠玉

展开 >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81

区域性极端降水 锋面型 气旋型 江南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一流学科(地理)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4157102181000614C0714120512

2020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5
ISSN:1004-8227
年,卷(期):2020.29(11)
  • 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