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可利用降水量时序分析——以十堰市为例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可利用降水量时序分析——以十堰市为例

Temporal Variation of Available Precipitation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Middle Route Project

扫码查看
可利用降水量的盈亏程度对于"南水北调"输水工程水源区和受水区的水资源、水环境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4个气象站逐日数据计算地处"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十堰市1980~2019年可利用降水量,并利用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探讨40年间可利用降水量变化特点.研究表明:受十堰市40年间降水量减少和潜在蒸散发增多的影响,可利用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42.796 mm/1Oa;年均和各季节可利用降水量均发生过突变,年可利用降水量突变发生在1991年前后;十堰市全年和各季节可利用降水量的显著变化周期均在5年以内.十堰市可利用降水资源日趋紧张,应充分利用好客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南水北调"输水工程平稳运行.

蔡晓雨、赵茂嵌、李卫朋、陈忠升、税攀恒、王瑞芳、唐梦滴、敬楠、高艺琳

展开 >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环境演变与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南充637009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0

展开 >

南水北调 十堰市 可利用降水量 Mann-Kendall法 小波分析

18ZA047617YC11215E00216C003CQYYJC2101201810638054201810638055201910638025S202010638090

202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5
ISSN:1004-8227
年,卷(期):2021.30(6)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