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改善教室内空气品质和热环境的负压通风设计——在教室采用负压通风的可行性

改善教室内空气品质和热环境的负压通风设计——在教室采用负压通风的可行性

扫码查看
为解决间歇式自然通风带来的中小学教室室内空气品质与热环境差等问题,根据中小学校教学楼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将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和负压通风相结合的复合式负压通风模式,研究负压通风在提高教室空气质量方面的可行性及效果.以小学四年级普通教室为对象,首先进行封闭教室和负压通风教室室内CO2浓度的实测,同时建立教室数字化模型模拟室内物理环境.通过对封闭教室室内CO2浓度的实测和CFD模拟结果的对比,修正CFD模拟中四年级小学生呼吸速率为0.07 m/s,提高CFD模拟的准确性,进而对比封闭教室室内和采用负压通风的教室室内的CO2浓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封闭教室内平均CO2浓度最高可达3000 ppm,而学生活动区域的CO2浓度更高.负压通风可大幅降低教室室内CO2浓度,使其保持在1500 ppm以下,这为复合式负压通风在中小学校教室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Design for Improving Air Quality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in Classroom——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Classroom

李曙婷、曹瑞华、周崐、刘珂欣

展开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

中小学校教室 负压通风 CO2浓度 教室室内物理环境 数值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778516

2021

城市建筑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建筑

影响因子:0.761
ISSN:1673-0232
年,卷(期):2021.18(2)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