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天地之心"到"恻隐之心"——基于"克己复礼为仁"的体用关系

从"天地之心"到"恻隐之心"——基于"克己复礼为仁"的体用关系

扫码查看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于"仁"之蕴含的一个经典界定,在宋儒,它与"天地之心"密切关联."仁"具有公天下的普遍品格."克己复礼"既以克除己私为前提,去私复公也就是复礼为仁.这既是自我的意志努力,同时也是基于"复"之气化运行的天人的互动,其中体现的,是推动人由此去努力的天道一阳复生的必然趋力.天地之心落实于人即是恻隐之心.克己修身的主动性呼应"生生"的必然性.理学家要求恰当处理仁与爱的关系及性情体用之辨."全体大用"即静中有动,由用见体.仁体不可以名言,学者须于即物践履中体验."三达德"的修身行道,根本上已集中到克欲存理和好学、力行、知耻的"为仁"实践,目标则在仁心的全体性实现.

向世陵

展开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北京 100872

克己复礼为仁 天地之心 恻隐之心 体用 动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9ZDA024

2024

船山学刊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船山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0.123
ISSN:1004-7387
年,卷(期):2024.(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