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认知、信念与行动——由荀子论及儒家道德行动的动力问题

认知、信念与行动——由荀子论及儒家道德行动的动力问题

扫码查看
一种好的道德理论必须能够有效说明道德如何激发行动,这一问题在荀子那里具体表现为认识的"知"如何激发实践的"行".《荀子·解蔽》"知道""可道""守道以禁非道"的说法,从认知、信念、行动的关系角度看,"知道"是"行道"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由"知道"到"行道"还需要"可道"提供行动动力.人之所以会以"道"为"可",前提在于"道"是"真"的;而"道"之所以为真,是因为"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性真理,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和评价性.一个人对"道"的认可,意味着对"道"心肯意肯的心灵状态,而这一心灵状态本身便具有激发人的行动的动机效力.在荀子以认知为核心的伦理学中,道德行动可以由作为信念的"可道"提供动机上的效力,这为儒家注重认知一脉的传统如何解决道德行动的动力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思考.

东方朔

展开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荀子 道德动机 可道 信念状态

2024

船山学刊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船山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0.123
ISSN:1004-7387
年,卷(期):2024.(2)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