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导致小鼠神经毒性结局的潜在靶点研究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导致小鼠神经毒性结局的潜在靶点研究

扫码查看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在环境介质及生物样本中被广泛检出,为探究TDCPP的潜在神经毒性以及作用机制,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经300 mg·kg-1·d-1的TDCPP持续染毒35 d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在TDCPP染毒35 d后,大脑皮层中5-羟色胺(5-HT)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而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神经营养因子-3(Ntf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同时,TDCPP染毒显著干扰了小鼠的代谢过程,引起异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β-葡萄糖等多种神经性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以及氨基酸代谢、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研究结果表明,TDCPP的神经毒性效应与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损伤相关因子转录水平改变,以及代谢失衡引起的信号紊乱有关.
A Potential Target Research of 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in Mice

朱亭、严骁、邹忠杰、王美欢、唐斌、许榕发、郑晶、麦碧娴、于云江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5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510006

展开 >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 小鼠 神经毒性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201804010074PM-zx703-201904-12241931290

2021

生态毒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毒理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57
ISSN:1673-5897
年,卷(期):2021.16(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