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鳃和表皮K+流速的影响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鳃和表皮K+流速的影响

扫码查看
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大量使用含有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PrP)的防腐剂导致其广泛分布于河流、空气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为探究PrP对鱼类的毒性作用,以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为模式生物,分别开展了急性毒性实验和K+流速检测实验.急性毒性实验中设置8种不同浓度的PrP溶液得到96 h半数致死浓度(96 h-LC50)和安全浓度;在K+流速检测实验中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分别检测在3种不同浓度(96 h-LC50/10(0.9 mg·L-1),96 h-LC50/5(1.8 mg·L-1),96 h-LC50/2(4.6 mg·L-1))的PrP溶液瞬时暴露和96 h暴露后食蚊鱼表皮和鱼鳃的K+流速变化.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rP的96 h-LC50为9.14 mg·L-1,安全浓度为2.85 mg·L-1;K+离子流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rP暴露浓度的升高,K+流速波动区间逐渐增大,且与暴露浓度成正相关;PrP瞬时暴露和96 h暴露后鱼鳃细胞均向外排出K+,具有剂量效应,K+外排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与之相反,鱼体表皮细胞向内吸收K+,K+流速波动区间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rP对鱼体有一定的毒性,会破坏鱼体内钠钾泵的离子转运功能,PrP毒性强度与暴露时间和暴露方式有关,比较实验中鱼体2种组织的细胞,鱼体表皮细胞抵抗PrP损伤的能力更强,鱼鳃细胞对PrP暴露更敏感,鱼鳃细胞K+流速的变化可以有效指示PrP的毒性效应,为进一步研究PrP对鱼类的毒性机制提供依据.
Effect of Propylparaben ( PrP) on K+ Velocity in Skin and Gills of Mos-quito Fish ( Gambusia affinis)

闫小雨、曾鸿鹄、宋晓红、梁延鹏、黎昕、刘志锐、黄思齐、邓鸿彬

展开 >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541000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0

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桂林541000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桂林541000

展开 >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 急性毒性 K+流速

5186801251578171桂科AD18126018

2021

生态毒理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毒理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57
ISSN:1673-5897
年,卷(期):2021.16(3)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