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郭沫若、阿英抗战历史剧中女性形象的两种不同抒写模式
论郭沫若、阿英抗战历史剧中女性形象的两种不同抒写模式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对女性持尊重和赞赏的郭沫若和阿英,在抗战历史剧中处理两性关系时,前者抒写的是男强女弱模式,后者抒写的是男弱女强模式.一种是基于男性角度的对女人的美丽想象,一种是无限放大女性政治功能的虚化想象,折射出来的依然是男权中心主义思想的心理意识.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正红
展开 >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安徽 滁州23900
关键词:
女性形象
郭沫若
阿英
抗战历史剧
心理意识
基金: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SK2016A0666
出版年:
2020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
滁州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235
ISSN:
1673-1794
年,卷(期):
2020.
22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