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滁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学报

许志才

双月刊

1673-1794

czxyxb@126.com

0550-3510742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

滁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禹偁二《记》文风走向论

    熊礼汇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待漏院记》和《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王禹偁古文的代表作,也是他践行其古文主张、为北宋古文家所仰慕的佳作.王禹偁论文尊韩尚柳,二《记》机轴即从韩、柳来.大抵《待漏院记》文化精神受韩、柳影响较深,而表现艺术、修辞技巧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者较多.《小竹楼记》的机轴则出自柳宗元诸记特别是山水记的写法.不但用了柳记以其浩浩写其戚戚的书写策略,还学得柳《记》写景形容尽致以见其乐、活用辞赋句调、叠用四言为句以收加倍描写之效的具体手法.从王氏二《记》效仿韩、柳古文机轴可见其尊韩尚柳有两大特点:一是将文以明道之"道"落实到治国理政、人类相生相养及个人人生经历、生命(旁及情感)体验的层面,而不是停留在义理诠释、近于空谈的层面.其观念明显受到柳宗元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的影响.二是有选择性地追随韩、柳文风,取其平易、自然的一面,去其奇诡谲怪的一面.而造语力求其工,强调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在古文写作中,并不排斥借鉴辞赋表现艺术为其所用.二《记》传道明心,简易古淡,平易自然,文风大不同于柳开为文之奇僻,故其对北宋古文发展影响之深,远在柳开之上.

    王禹偁待漏院记小竹楼记平易自然

    有文行古道 无位泰生民——王禹偁与滁州

    潘守皎杨世勤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禹偁是宋初诗人及古文家,至道元年来到滁州,在滁州他坚持以儒家仁德、宽简的思想治理地方,成为后来欧阳修等人的榜样.他还先于欧阳修关注琅琊山水,并留下了很多著名诗作.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滁州指导天下学子进行古文创作,为古文运动留下一段佳话.

    王禹偁滁州古文运动

    "二贤"王禹偁、欧阳修影响力之比较——以其滁州诗文不仅限于滁州诗文为例

    贾鸿彬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禹偁、欧阳修先后贬知滁州,滁人称为"二贤"."二贤"皆为北宋政治革新和诗文革新人物,他们所倡导的革新运动,对北宋政坛、文坛以及其后的政治史、文学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他们留下的大量诗文,尤其是滁州诗文,可以发现:二人同为政治革新人物,但改革实践和政治建树不同;同倡诗文革新运动,但创作成果及对后学影响不同;同为北宋文坛领军人物,但追随者成就不同.滁州在传统文化的发掘中,应及早开展王禹偁与滁州的专题研究,让"二贤"珠璧同辉.

    王禹偁欧阳修滁州政治革新诗文革新影响力

    王阳明"成圣"思想的文化渊源与当代启示

    杨朝蕾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圣"思想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既有儒学渊源,与孔子、孟子、荀子的"圣人"思想一脉相承,又有佛学渊源,不仅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也与晋宋间高僧竺道生的"佛性说"与"顿悟成佛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时至今日,王阳明"成圣"思想仍有重要价值,给今人带来诸多启示.

    王阳明"成圣"思想当代启示

    憨山德清的禅净思想

    闫伟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明佛教具有禅净合流的特质,标志着中国佛教由自力禅学向净土念佛实践的转向,这是佛教内部的文化整合.憨山德清持有禅净并重的思想观念,固然与其修行经历有关,但更多的是为了对治禅林时弊.受禅宗心性论的影响,憨山深信唯心净土,为他的禅净双修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而言,憨山禅修以证悟为主,念佛主张禅观念佛与参究念佛,体现出一位禅者的根本立场.憨山禅净思想的本质是融净归禅,捍卫了禅宗的主流地位,在中国禅宗史上影响深远.

    憨山德清禅净并重唯心净土禅净双修融净归禅

    憨山德清对《不真空论》的诠释

    韩传强
    30-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憨山德清对《不真空论》的注疏是其所作《肇论略注》中的重要一篇.憨山德清在注疏《不真空论》时,既立足于僧肇对《不真空论》的立意,也充分吸收南北朝以降各家注解《不真空论》之精妙,统以"一心"来诠释《不真空论》乃至《肇论》,并以之来彰显自家之"体贴".憨山德清对《不真空论》的注疏,是以"真空"与"妙有""空性"与"空理""空观"与"空境"来诠释僧肇所作《不真空论》之旨趣的.

    《不真空论》憨山德清"真空"与"妙有"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宋杨于晴杨敬敬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城市经济韧性"和"区域经济韧性"为主题关键词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应用Cite Space软件,通过将发文量、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协作网络以及研究关键词进行可视化,以期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并根据所得研究结果梳理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研究框架.研究表明:中国的城市经济韧性研究始于 2015 年,起步较晚,2020 年之后发文量显著增加;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性较弱等,并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最后,基于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特征和趋势的分析,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上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以此对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

    城市经济韧性知识图谱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长三角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产品流通协调发展研究

    孙成磊程华宜余茂辉
    42-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2-2022 年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测算三省一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借助耦合协调模型解析各地区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产品流通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以及地区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差异,结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产品流通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分地区角度还是从长三角地区整体角度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产品流通两者之间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的耦合,且两系统之间的协调水平逐年稳步提升,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安徽省的耦合协调度最高.长三角地区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产品流通之间的关联度处于较高关联,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与农产品流通的关联度最高,货物周转量与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关联度最高.据此,从普惠金融与农产品物流两个视角出发,对长三角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产品流通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农产品流通耦合协调度灰色关联度

    顾及机器学习的安徽省传统聚落景观形态解析与分区

    张鲜鲜张大鹏杨灿灿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态解析和分区对乡村文化保护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精准把握区域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特征,从地理学角度,以安徽省 455 个传统聚落为研究样本,在建筑要素提取的基础上,耦合空间形态和空间关系双重视角,构建了传统聚落景观形态描述指标,继而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形态特征解析及分区.研究表明:1.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有效提取传统聚落建筑要素,总体准确度在 94%以上.2.安徽省传统聚落景观形态具有显著的邻近相似性,可解析出 6 种形态模式.3.依据景观形态特征,安徽省传统聚落景观被划分为规则状等级规制式景观区、条带状吸附排列式景观区、团状向心封闭式景观区、扇状向心封闭式景观区和多样混合式景观区 5 个景观区.

    传统聚落形态解析景观分区安徽省

    近代中国思想传播的历史路径考察及启示

    张静刘娟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0 年开始的中国近代是一个各种思想碰撞、各种思潮激荡的历史时期.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各个阶层纷纷提出并宣传自己的主张,客观上造就了新的传播媒介不断涌现、新的传播符号不断开创、新的传播模式不断形成的局面,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思想传播的新篇章.为此,系统梳理和深入反思这一时期思想传播的历史路径,对于我国当前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和培育践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近代思想传播历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