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玉在国家产生和发展进程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表现国家、朝廷和帝王与玉文化的关系方面,唐宋封禅玉册堪称代表.由初唐至盛唐仅有玉册官以及少府监负责玉册镌字的零散记录,开元时期封禅用玉册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程序性礼仪,已经在当时被做为制化范式来对待.唐玄宗封禅泰山玉册,从用玉到刻字,不仅规模大,而且内容也丰富,全部玉册为粉白色阶玉.宋真宗玉册质地,也属白色阶玉,规模超唐玄宗封禅玉册,在沿袭唐制的同时有进一步发展.阶玉是一种限于唐宋帝王贵族层面上特定范围的用玉类型,出产于阶州即今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流域.阶玉不同于陶、竹等日常用材,与相对高价的金、玉、帛相比,自有其独特的地方.陇南玉文化史可以上溯至西周晚期,礼县西山遗址出土的系列玉器,是重要的实物佐证,由此延及明清至今的栗玉开采和加工,包括三项省级非遗的栗玉雕刻技艺保护、传承与发展,构成了陇南玉文化史的基本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