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地点"的湮灭: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导演的过渡空间及其隐喻
"地点"的湮灭: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导演的过渡空间及其隐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是当代德国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观照社会现实,惯常表现面临诸多生存困境、漂泊于德国街头的边缘个体.在他的影像中,传统意义上的"地点"常常缺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充当过渡空间之用的"非地点".这些"非地点"作为叙事空间具有丰富的意涵:一方面,佩措尔德导演通过它们回望德国战时对"地点"的湮灭;另一方面,战后德国的重建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非地点"的涌现,这些空间隐喻了影片角色不稳定的生存处境及心理状态.随着现实语境的变化,佩措尔德导演近年来也通过"非地点"的影像呈现表达出对全球紧迫议题的关注.栖身"非地点"中的人们怀有对救赎的渴望,佩措尔德导演的一些作品表现出在"非地点"上进行重建的可能,带来了富有深意的人文关怀与视听想象.
外文标题:
Place Erasure:Transitional Spaces and Metaphors in Christian Petzold's Film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路春艳、祖岳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过渡空间
"非地点"
"地点"
出版年:
2025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
当代电影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13
ISSN:
1002-4646
年,卷(期):
20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