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亲师交往的公共性及其实现

论亲师交往的公共性及其实现

扫码查看
全面认识亲师交往的基本属性,是建构良好亲师交往的基本前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基于亲师交往的二重性审视,现有亲师交往在逻辑起点、思维方式、对象性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私人性倾向,这是对亲师交往公共性的湮没、僭越和侵蚀.基于亲师交往公共性的内涵,亲师交往包括公共理性、公共利益、公共伦理三个方面.超越亲师交往私人性的可行路径有:重构亲师交往的价值根基、厘清亲师交往的公私边界、确立亲师交往的机制规则.
On the Public Nature of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nd Its Realization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public naturepublic rationalitypublic interestpublic ethics

陈思梦

展开 >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亲师交往 公共性 公共理性 公共利益 公共伦理

2024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湖南科技大学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CHSSCD
影响因子:0.413
ISSN:1674-5884
年,卷(期):2024.16(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