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达氏鳇的人工繁育研究进展

达氏鳇的人工繁育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达氏鳇(Huso dauricus)是黑龙江水域的主要淡水鱼类,营养、经济价值较高,因野生数量少现已被确定为濒危物种。野生达氏鳇繁殖期一般在每年 5-7 月,产卵场主要位于黑龙江水域主流江段。达氏鳇的性腺发育主要在Ⅰ~Ⅵ期,雄性性成熟年龄早于雌性 1~2 年。目前,人工养殖的达氏鳇性腺发育早于野生条件下的 4~5 年。达氏鳇亲鱼的营养状况对其种群的繁育有很大影响,优化亲鱼饲料有助于提高达氏鳇的繁殖性能。水霉病、气泡病和小瓜虫病等为达氏鳇生长阶段常见的疾病,养殖时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文综述了达氏鳇的性腺、胚胎发育特点,总结了亲鱼的培育、养殖环境控制及饲料中营养成分等对达氏鳇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针对目前人工养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吴善福、张彪、郑玥

展开 >

浠水县水产事业发展中心,湖北 黄冈 438200

浠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湖北 黄冈 438200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达氏鳇 胚胎发育 人工繁育 研究进展

黄冈师范学院科研启动资金项目

2042019017

2024

当代畜禽养殖业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当代畜禽养殖业

影响因子:0.165
ISSN:1005-5959
年,卷(期):2024.44(2)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