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4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17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均进行镇痛.其中研究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塞来昔布,对照组单独使用塞来昔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的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第 5 天[(3.85±0.21)分]、第 7 天[(2.55±0.19)分]均较对照组患者第 5天[(4.31±0.53)分]、第7天[(3.32±0.78)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在术后第7天[(99.43±1.45)°],较对照组患者第7天[(90.90±5.33)°]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Lysholm功能评分在术后第7天[(77.20±4.22)分],较对照组患者第7天[(73.59±3.36)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镇痛模式安全有效.该方法可以减轻半月板缝合术后患者疼痛,降低疼痛评分,同时增加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

余兴伦、田庆春

展开 >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贵州 贵阳 551400

多模式镇痛 双氯芬酸钠栓 塞来昔布 关节镜 半月板缝合 早期康复

2024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ISSN:
年,卷(期):2024.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