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性早熟患儿护理中的叙事护理联合童趣化理论互动式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病耻感的影响性.方法:纳入定期就诊性早熟患儿73例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3月至11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将患儿随机划分组别,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7例).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叙事护理联合童趣化理论互动式干预.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性早熟患儿慢性病应对方式量表(CODI)评分、儿童病耻感量表(SSCI)评分、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生活质量量表(PedsQLTM)评分及家属亲职压力量表(PSI/SF)评分影响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干预后逃避、负性情绪反应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远离、幻想、接受及自我安慰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干预后内在耻辱、社会排斥及社会隔离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程度、攻击性、多动行为、违纪、社交恐惧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干预后生理健康、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及学校表现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干预后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及困难儿童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早熟患儿临床护理中叙事护理联合童趣化理论互动式干预模式的应用,可经引导患儿积极通过语言叙事互动抒发自身情绪感受后,改善疾病应对积极性、自身病耻感受,辅助纠正患儿自身行为,缓解家属亲职压力感受,干预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