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在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开放式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进行开放式TEP)和B组(进行腹腔镜下TAP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炎症应激指标、疼痛症状的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实际住院时间及术后第一次下床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B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低于A组患者(P<0.05).术后3天,B组与A组患者疼痛症状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3天,B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低于A组患者(P<0.05).术后1天,B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低于A组患者(P<0.05).术后3天,B组与A组患者IL-6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开放式TEP与腹腔镜下TAPP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开放式TEP与腹腔镜下TAPP的选择需结合医师水平、患者意愿及治疗环境等多方面情况,酌情在临床治疗中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