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特点,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第一大原因.对此类患者早期使用特异度、灵敏度较高的脑功能评估手段来较准确地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常用的脑功能评估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等评分量表、影像学检查、脑电生理检查等.脑电图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突触后电位反映大脑的电活动情况,可早期反映患者脑功能的改变及评估患者的预后,对脑组织缺血、缺氧较为敏感.脑电图(EEG)信号来自大脑皮质与下视丘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后传导,在一定程度上可由视丘向第四层(Ⅳ层)传导.脑电图监测对脑卒中后神经系统的改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本文对脑电信号的生成机制以及脑卒中后神经活性的变化进行综述,并探讨脑电图监测在脑卒中镇静评估中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