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颈椎Modic改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因颈部疾病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100例.根据颈椎椎体终板在MRI上是否发生信号改变分为伴Modic改变组(MC+组)和不伴Modic改变组(MC-组).资料收集:(1)根据患者病史收集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2)根据患者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C2~C7 Cobb角、T1 倾斜角、C2~C7 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VA).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比较性别、吸烟、饮酒在MC+组和MC-组的组间差异性;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年龄和矢状位参数在MC+组和MC-组的组间差异性;各参数与Modic改变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各参数在MC+组与MC-组的差异性.①基线数据方面,吸烟、性别、年龄、饮酒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颈椎矢状位参数方面,C2~C7 Cobb角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odic改变与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Modic改变与C2~C7 Cobb角呈显著负相关性(r<0,P<0.05).结论:颈椎Modic改变随着颈椎曲度的变直而增加,当颈椎曲度变直时,应警惕Modic改变等一系列退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