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速度的不断加快,范围的加大及程度的加深,有关政府部门及高等院校日渐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还不够强,与各项训练、教学环节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存在被孤立化的现象。若扩大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加强在整个训练、教学运动中的渗透,需要丰富教育载体,并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体育运动因其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和外显性等特点,更易于使青少年运动员在身体运动过程中充分体验、领悟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之成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