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心理学途径
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心理学途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幸福感是个体由于特定需要得到满足,产生一种愉悦状态后,对此状态的觉知.因此,幸福感就可以分解成为需要、情绪、认知和时间四个结构性成分.而其中最关键的需要结构中,包含了生理、安全感、意义感和控制感四种"幸福阈限",对幸福阈限的操作水平直接决定了个体的"幸福能力".对幸福感的结构与幸福阈限的探讨,对于帮助大学生觉察个人幸福能力、更好达成个人幸福有重要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徐花、黄皓明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
关键词:
幸福感
需要
幸福阈限
幸福能力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南京大学2012年文科青年基金
项目编号:
2011SJD190003
出版年:
2015
东方教育
江苏广播电视报
东方教育
影响因子:
0.036
ISSN:
2079-3111
年,卷(期):
2015.
(8)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