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下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下水
地下水

吕书君

双月刊

1004-1184

dxs131@126.com;

029-87329077,87344844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85号

地下水/Journal Underground Water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从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和开发利用专业的广大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勘查设计人员、技术工人的综合性刊物,也是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规则区域溶质迁移问题的局部径向基函数算法研究

    凌美慧危嵩夏源王琪...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污染物迁移的数值模拟能为地下水体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局部径向基函数法与有限差分法求解不规则区域中溶质迁移问题。局部径向基函数法不同于传统的全局径向基函数法,仅需通过位于配置点周围子域内的邻近节点来构造插值矩阵,可以有效避免全局径向基函数法计算大规模矩阵时矩阵病态及对形状参数敏感的问题,提高了数值解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在处理不规则区域问题上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形状参数、总节点数、子域节点数、布点方式和边界形状等因素对算法精确性和鲁棒性的影响。

    局部径向基函数不规则区域形状参数对流扩散方程

    广西河池某矿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李海豫夏源邓忠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河池某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大井法和修正后大井法公式对矿区涌水量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含水岩组之间水力联系密切,断层破碎带裂隙水发育明显,岩溶破碎带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大。矿区北、东以及西部为隔水边界,南部为透水边界。地下水径流赋存运移于岩溶裂隙、断层破碎带及岩溶管道中,汇流集中于北东、北西径流带进行排泄。水文地质比拟法的矿区平水期、枯水期及丰水期涌水量分别为 18 364。72 m3/d、15 893。31 m3/d、79 794。11 m3/d;大井法用裘布依公式预测结平水期、枯水期及丰水期涌水量分别为 23 108。90 m3/d、21 044。15 m3/d、27 418。04 m3/d;修正后的大井法平水期、枯水期及丰水期涌水量分别为 16 028。25 m3/d、15 421。58 m3/d、23 485。05 m3/d。研究表明水文地质比拟法和修正后大井法公式预测结果更准确合理,符合预期结果。

    水文地质涌水量预测大井法水文比拟法

    黄石岩水库库区岩溶渗漏分析及评价

    蔡旺李保珠林志宇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石岩水库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盆地区之昆明岩溶高原湖盆亚区,区域内岩溶较发育。通过对工程区范围内可疑渗漏段进行勘察,综合库区地质环境条件资料,查明该区域岩溶发育规律及可疑渗漏带,在查明主要渗漏管道及渗漏方式的基础上,使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稳定流模拟,分析水库水体对于地下水渗流场变化的影响,对水库渗漏量进行计算与评价。研究结果认为:黄石岩水库为补排型水库,在金钟村东侧库岸存在岩溶管道(Gd1)和岩溶管道(Gd2),为库区主要排泄通道;库区金钟村东侧河间地块按岩溶渗漏介质分类,兼有岩溶管道和溶蚀裂隙,属于复合型渗漏,渗漏方向为东侧低邻谷(白邑盆地);黄石岩水库上游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8 073×104 m3/a,水库渗漏量估算为 1 312×104 m3/a,渗漏量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 16。3%,属严重渗漏,须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措施。研究结论为后续防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黄石岩水库岩溶渗漏分析

    不同固结压力下黑云变粒岩风化土的渗透特性

    蔡永红王坤郭世达安志伟...
    14-1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唐山市司家营全风化黑云变粒岩风化土为研究对象,制备了 2 种不同类型的重塑土样,利用自制的渗透仪开展重塑土样的固结渗透试验。在不同固结压力下,测定重塑土样的的渗透系数,分析固结压力对土样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土样不断压缩,当固结压力在 800 kpa时土样的压缩量达到最大;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土样的渗透系数逐渐降低。

    黑云变粒岩风化土重塑土样固结压力渗透系数

    云南洱海东侧海东引水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影响评价

    李少飞谢勇柏张强苏东院...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负效应影响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本文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西南地区地质环境背景特点对环境负效应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选取,并对云南洱海东侧某引水隧道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云南洱海东侧某引水隧道产生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等级以Ⅲ级为主(中等),该引水隧洞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产生的主要环境负效应为有较明显的涌突水灾害(流量<8 000 m3/d),同时伴随着引水隧道附近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隧道周边地表水流量的减少和凤尾箐—大成村附近泉水流量的减小。

    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负效应AHP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指标权重

    南京地铁某深基坑围护缺陷加固处理及降水技术研究

    卢姚白博宇李青青关鹏...
    21-2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围护结构在工程建设中起着挡土、稳固坑底以及截水的作用,保证施工周边环境的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以南京地铁某深基坑围护结构缺陷加固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工程所在地其特殊复杂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勘察报告,设计采用MJS满堂加固+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MJS工法桩形成的水泥加固土置换原状土,从而起到隔水和提高加固区域土体稳定性的作用。加固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施工效果显著,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失稳、突水涌水及渗漏等情况。本研究对类似基坑工程围护缺陷加固处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坑围护结构加固处理MJS工法轻型井点降水

    石油有机污染地下水ISCO技术研究

    张海静肖武肖劲光刘德华...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石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配制柴油和苯模拟污染地下水,选取石油类和苯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氧化剂的对比、药剂添加量、药剂组合配比、表面活性剂协同氧化石油有机物污染地下水中石油类和苯去除效果,石油类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评估,苯按《GBT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水质标准评估。结果表明,ISCO药剂中,石油类和苯的去除效果为 HP>SPC>PS>CP,HP和SPC容易释放气体,在地下环境中不安全,因此选用PS和CP。PS和CP组合较单独PS和单独CP均提高了石油类和苯的去除率,当PS/CP/Fe2+/CA/TPH为60/40/50/100/1 时,石油类的去除率最高为65。4%,苯的去除率最高为100%。鼠李糖脂协同ISCO不仅可以提高石油类的去除,又可以提高苯的去除,当鼠李糖脂添加量为 0。01%时,石油类的去除率最高为86。3%,苯的去除率为 99。6%,此时污染地下水中石油类浓度为 0。48 mg/L,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标准限值0。5 mg/L,苯的浓度为0。007 mg/L,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标准限值0。12 mg/L。由此可见,鼠李糖脂协同ISCO修复石油有机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

    石油类原位化学氧化鼠李糖脂协同ISCO

    海南五指山市红河村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文地质特征评价

    符启基唐培宣沈金羽
    28-3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部,而海南岛中部地区发现饮用天然矿泉水实例极少,对该区域饮用矿泉水的研究意义重大。笔者在五指山市红河村地区通过地质填图、综合物探、钻探、抽水试验等技术方法和手段,探获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储量为 2 560 m3/d,成功取得了查找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实践成果。本文从自然地理、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机制、补径排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物理性质、水量、水质、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五指山市红河村地区大面积出露二长花岗岩,断层十分发育,规模较大,纵向延伸长度长,深度较深。由于大气降水的补给,地表水向深部运移渗透,溶解矿物质,经循环过滤,形成了无污染、偏硅酸含量高的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属于受构造裂隙控制类型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其研究结果可为该类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矿泉水地质特征评价五指山红河村

    荔枝滩背斜西翼中段荔枝滩理疗热矿泉水地质成因分析

    师晓文罗海东丁志勇王川...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荔枝滩理疗热矿泉水井开凿于荔枝滩背斜西翼中段,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长河村 14组,为含铁、溴、偏硼酸理疗热矿泉水。通过对热矿泉水的地质构造、水源、热源、热储参数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究荔枝滩理疗热矿泉水成因。结果可知:荔枝滩背斜浅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红层层间承压水及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四种类型。荔枝滩理疗热矿泉水位于荔枝滩背斜西翼中段,其地质构造和地层出露特征是连续的,有利于接受大气降水补,热矿水成矿机制主要为地下水通过深循环接受地温场正常增温形成热水的"深循环水热径流埋藏型"热矿水成矿模型,古岩溶发育给地下水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和赋存空间,最终形成铁、溴、硼理疗热矿泉水。研究结论为该区域理疗热矿泉水资源开发以及区域上其他温泉的成因模式提供了地质资料参考。

    热矿泉水成因分析深循环通滩镇

    化工厂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研究——以天津鼎金聚苯乙烯化工厂为例

    于航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止化工厂区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文以天津鼎金苯乙烯生产化工厂项目为例,对该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内的地下水环境进行预测,分析泄漏污染物在潜水含水层中的运移分布情况,分析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正常和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本项目地下水环评工作等级为"二级",地下水污染涉及的潜在污染源主要为埋深 5m的污水处理站池,同时利用解析法进行的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站污染物的泄漏在 30a的服务期内不会对厂界以外的潜水含水层水质产生不利影响,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地下水环境化工厂影响预测解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