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岩溶塌陷危险区划分及灾害风险评价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岩溶塌陷危险区划分及灾害风险评价

扫码查看
为研究安徽淮北市烈山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问题,综合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承灾体分布特点等因素,对烈山区岩溶塌陷危险区进行划分,对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评价管控措施.结果表明:(1)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岩浆岩类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四类,烈山区岩溶塌陷诱因主要为地下岩溶水过度开采.(2)烈山区岩溶塌陷危险区范围主要依据基岩岩溶发育区带、松散层厚度小于 30m范围、现状及未来地下水活动影响范围 3 个要素确定,划定岩溶塌陷易发区总面积 10.79 km2,分为蒋疃-费寨、会楼-和村、蒋店子-董楼三个区域,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前周边地带.(3)综合危险性与易损性结果将烈山区岩溶危险区风险等级划分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 2 级,岩溶塌陷无高风险区.从分布情况看,中风险主要集中在烈山镇青谷村西-高速公路一带,中风险区内包括历史岩溶塌陷点,其他区域目前无岩溶灾害点.将地下水位的变化作为监测要素,开展水位动态监测是最有效的管控方法.

徐章伟

展开 >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325 地质队,安徽淮北 235000

烈山区 岩溶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中央财政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项目(2021)

皖自然资勘函[2021]41号

2024

地下水
陕西省水工程勘察规划研究院 全国地下水信息网 陕西省水利学会

地下水

影响因子:0.219
ISSN:1004-1184
年,卷(期):2024.46(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