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天山中段微震活动检测及其活动性和孕震构造分析

北天山中段微震活动检测及其活动性和孕震构造分析

扫码查看
北天山地震带地处中国大陆强震高发区,孕震构造复杂,近年来陆续发生了2016年呼图壁Ms6.2地震和2017年精河Ms6.6地震.由于测震台网相对比较稀疏,该区域微震监测能力较弱.本文主要采用波形模板扫描法对北天山中段(43.5°N~44.5°N;85°E~87.5°E)进行微震事件检测,并反演精细的一维速度结构,重新定位地震;深入分析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和孕震构造特征.经过微震检测,得到该地区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57902个地震事件,是原地震目录的10倍,完备震级从1.2降至0.5.结果 显示,北天山中段地震十分活跃,主要分布在北天山山前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背斜带南翼的浅部和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深部,呼图壁地震震后地震活动性有增强的趋势.研究期间沿背斜构造带走向地震分布不均,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背斜带西段地震活动多于东段,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东段地震活动显著强于西段.经过重定位,发现研究区的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褶皱内部的“盲断层”上,这些隐伏断裂与区域活动断裂和背斜构造共同组成的断层系孕育了北天山山前活跃的地震活动,并可能成为未来强震的发震构造.
Discussion on the Seismicity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 in Fold-and-thrust Belt of Northern Tianshan Mountains

闫坤、王伟君、王琼、杨峰、刘宁、寇华东

展开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北天山地震带 隐伏断裂 地震活动性 波形模板匹配检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6IES0103022015IES01030141574050

2019

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

地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3
ISSN:1000-3274
年,卷(期):2019.39(3)
  • 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