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
"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间并非简单的"机械式"协调,而是呈现出并进式、螺旋式、促进式的高质量协调形态.坚持"两个文明"相协调,首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前提是坚持目标导向、服务中心大局,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注重理论创新,核心在于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群众,要义是坚持转化发展、促进交流互鉴,保障在于坚持思想教育、强化法治建设.新时代推进"两个文明"相协调,需坚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系统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高质量发展增强"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物质基础,以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精神动能.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马越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关键词: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两个文明"相协调
中国式现代化
出版年:
2024
大连干部学刊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大连行政学院,大连社会主义学院
大连干部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
0.184
ISSN:
1671-6183
年,卷(期):
2024.
4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