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0-2017年渭河流域极端气温变化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1960-2017年渭河流域极端气温变化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扫码查看
基于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计算1960-2017年渭河流域16项极端气温指数,发现近58 a渭河流域极端冷指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和冷持续指数)呈下降趋势,极端暖指数(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作物生长期和热持续指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上升速率明显加快.流域半干旱区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敏感,主要体现在白天温度增高以及冰冻和霜冻日数减少,而半湿润区主要为夜间增暖.相比1960-2003年,2004-2017年流域平均温度升高1.75℃,暖夜/暖昼日数增加10.99/6.79d,而霜冻/冷夜日数减少8.71/2.35 d.分析发现地形条件是影响流域极端气温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在流域半干旱区,冷夜和冷昼日数的快速减少,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在相对湿度较大的半湿润区,随着夏季连续高温天气增多,高温热浪事件的危害更大.
Variation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and Its Response on Regional Warming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During 1960-2017

姬霖、段克勤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极端气温 渭河流域 气候变化 区域增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

417710302016TS054

2020

地理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理科学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117
ISSN:1000-0690
年,卷(期):2020.40(3)
  • 10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