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1-2017年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

1961-2017年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华北地区85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频次、持续时间、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①华北地区年高温日数整体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年均高温日数明显增多;高温多出现在华北地区的南部和西部,华北地区大部分站点的高温日数呈增加趋势.②就气候平均态而言,高温初日有略提前趋势,高温终日则明显推迟;空间上,绝大多数台站的高温终日呈推迟的趋势,其中京津冀中北部地区尤为明显.③累计高温热浪次数、轻度和中度热浪次数均整体增加,并在1990年左右明显由少变多,重度热浪次数增加趋势更为显著;1987年之后,平均每次高温热浪事件的高温有效积温明显增加,表明高温热浪的平均强度增大.④不同等级高温热浪总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相近,高频次区域均集中在内蒙古西部、山西西南部和河北南部;热浪累计频次的变化趋势在内蒙和山西以增多为主,在京津冀地区以减少为主.除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的个别站点以外,绝大多数站点的热浪平均持续天数和平均高温有效积温的变化呈增多增强趋势.总体来看,华北大部分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温日数及热浪事件明显增强,同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华北高温的区域性特征.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Day and Heat Wave in North China During 1961-2017

邢佩、杨若子、杜吴鹏、党冰、轩春怡、熊飞麟

展开 >

北京市气候中心,北京100089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100089

高温日数 高温热浪 频次 持续时间 高温有效积温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CCSF201914CCSF202009419010172018YFC1507701

2020

地理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理科学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117
ISSN:1000-0690
年,卷(期):2020.40(8)
  • 2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