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民族心理距离视域下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Cultiv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Psychological Distance

扫码查看
从"民族心理距离"视角分析如何通过缩短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促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民族心理距离的影响因素,其距离远近与时间、物理距离、心理开放度、环境以及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依大学生心理距离表现与特征,提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加强平台构建,破除交流交往交融的空间壁垒;巩固历史记忆,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基础;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夯实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培育开放心态,增进各民族大学生情感共融;关注环境因素,营造同向同行的育人氛围.

徐丽曼、范娇婷

展开 >

大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116605

民族心理 心理距离 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立项科研项目(2020)大连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2021)

202101015

2022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大连民族学院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266
ISSN:1009-315X
年,卷(期):2022.24(4)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