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

扫码查看
“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构建国土空间的基本战略格局、实施功能分区的科学基础,为主体功能区降尺度传导、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国土开发强度管制等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参数.以地域功能理论为基础,从人地关系演化出发,探索“双评价”的理论内涵,建立“双评价”到地域功能优化分区的科学逻辑,指出“双评价”集成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时所形成的主体功能分区方案为地域功能优化分区的最优方案.以福建省、六盘水市为案例,将人类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转化为用地需求参数,通过降尺度的参数分解与测算,结合上位规划及政府与专家系统研判,确定总量控制、结构化控制、空间结构或战略格局控制等目标参数,并在“双评价”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指标、参数及阈值,逐步进行格网单元地域功能优化.着重考虑相邻区域功能冲突与协调、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定位、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以及海陆统筹等区域特征,不断校核与优化.从数据的可获取性、数据集满足理论模型及评估方法的适应程度、可使用的分析方法及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尺度效应等方面,探讨功能分区方案不确定性及其解决途径,增强优化结果的鲁棒性,以此作为“三区三线”划定等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
Territori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regionaliz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Double Evaluation"

王亚飞、樊杰、周侃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双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地域功能 优化分区 “三区三线”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

41630644DXB-ZKQN-2017-048

2019

地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研究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214
ISSN:1000-0585
年,卷(期):2019.38(10)
  • 90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