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心学批判的有效性及其限度——以王船山的心学批判为例
心学批判的有效性及其限度——以王船山的心学批判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与陆王心学的兴起演进相伴而生的便是心学批判史的展开,而王船山即此心学批判史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首先,基于心性之辨,批评陆王"心即理"说,克服心学"主体性形上学",在超越与内在之间保持均衡;其次,承继朱子"格物始教",并积极回应阳明之问,批评陆王"第一义工夫";最后,对心学之社会政治风气影响的批判显然属"外在批判",但针对李贽、陶望龄等对当时文风影响的批判,却也言之成理.可见,船山的心学批判有其思想效力,但亦有其限度,与陆王心学共享"仁义固有",这决定其在人性的看法上仍属于广义道学,且其"外在批判"存在苛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孙钦香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4
关键词:
心学批判
"主体性形上学"批判
"第一义工夫"批判
外在批判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3FZXB026
出版年:
2024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48
ISSN:
1671-511X
年,卷(期):
2024.
26
(1)
参考文献量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