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训诂阐释的传承、特点及开拓
训诂阐释的传承、特点及开拓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训诂与阐释相融顺应语体三次变革由传笺而注疏兼及点评和翻译,沟通不同时空信息以实现意义理解,具有本然确定的传意性、融贯互鉴的涵容性、层叠累创的时变性、平易鲜活的开放性和明道经世的多元性,既有文白雅俗的语言演变,更有贵族士民的观念转换.训诂阐释今归属训诂学.训诂学的开拓和发展当据其人文科学之本然,注重文本正解,理论和实证并举,贯通古今中外殊域异言,蕴当代意识于阐释,彰显历代文献所蕴中华民族勃发生机的内在精神,守正出新,以建构和完善自主的知识体系.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徐时仪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训诂阐释
训诂学
语言学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22&ZD257
18AYY018
出版年:
2024
东南学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东南学术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48
ISSN:
1008-1569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