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独必有对:朱熹《大学》《中庸》阐释的文本结构与经义生成

无独必有对:朱熹《大学》《中庸》阐释的文本结构与经义生成

扫码查看
文本结构的理据重构是经学典籍义理生成的重要方式,典籍的结构化程度与义理思想的致密程度具有正相关的联系.朱熹的《大学》《中庸》(简称《学》《庸》)阐释充分发挥章句体"离章辨句"的功能,通过文本结构的多维调试,完成理学化重塑.朱熹的哲学思想与注经实践内外贯通,"无独必有对"既是其理学思想层面的认识论,也是指导其经典阐释的方法论.尤其在《学》《庸》阐释中呈现出鲜明的对称化追求:对于经文中的对称表达,多通过"添加一致性概念""嵌入成对式概念"的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分析;对于单句、句群、章节之中的非对称结构,则通过"二元切分""并蒂架构""对称排布"等方式实现文本结构的重新组构.在"无独必有对"理念的作用下,《学》《庸》阐释建构起围绕关键理学概念展开的义理体系,文本结构的系统性和精密化程度大大提升.其中就单句、句群文本脉络展开的结构化阐说,使得章句体具有了文章学的特征,义理阐释也更为邃密通贯.

白如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无独必有对 文本结构 经义生成 章句 朱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2&ZD2572021NTSS19

2024

东南学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东南学术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48
ISSN:1008-1569
年,卷(期):2024.(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