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扫码查看
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组成与结构,主要是印支期碰撞及高压、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构造和中新生代热-构造演化的结果.在组成上,除了燕山期及其后的岩浆活动和盆地堆积产物以外,主要包括核部杂岩单元、超高压单元、高压单元、绿帘-蓝片岩单元和沉积盖层单元等,此外还有一些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体残留或侵入其中.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的整体结构样式类似于北美西部的变质核杂岩带,即以总体具穹隆形态及多层拆离滑脱带的发育为特征,构成了以罗田和桐柏山为核部的两个穹隆.超高压单元、高压单元和绿帘蓝片岩单元作为不同的岩片夹持于核部杂岩和沉积盖层之间,其分布格局受碰撞期后伸展构造格架所制约.
Major constituents and texture of the Tongbai-Dabie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

钟增球、索书田、张宏飞、周汉文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碰撞造山带 组成 结构 桐柏-大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G199907550649794041,40073005

2001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47
ISSN:1000-2383
年,卷(期):2001.26(6)
  • 7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