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湘中坳陷邵阳凹陷佘田桥组泥岩岩相及其成因演化

湘中坳陷邵阳凹陷佘田桥组泥岩岩相及其成因演化

Lithofacies and Origin Evolution of Mudstone of Shetianqiao Formation in Shaoyang Sag of Xiangzhong Depression

扫码查看
泥盆系佘田桥组泥岩是南方页岩气勘探重点层位之一.为揭示湘中坳陷邵阳凹陷佘田桥组泥岩岩相特征及其发育控制因素,基于系统岩心描述、矿物组分和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对邵阳凹陷佘田桥组泥岩岩相类型、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对岩相发育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探讨沉积环境演化对岩相类型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佘田桥组泥岩依据矿物组分含量主要识别出硅质泥岩、混合质泥岩、硅质岩、钙质泥岩4种岩相类型,进一步垂向上可划分为5个岩相组合段.岩相组合段I和III相对富硅质,而组合段II、IV和V钙质含量相对较高.沉积环境分析表明佘田桥组泥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背景;主要处于相对干热气候条件,其中在早期和中期发育相对温湿气候,中期时相对最为温暖潮湿;海平面先上升后下降;中段泥岩中具有过量硅富集特征,主要为生物成因,而受热液作用影响较小;陆源碎屑输入相对较为稳定,在中期时相对最低.沉积环境演化和岩相发育之间的响应关系表明,岩相的发育主要受到古气候、陆源碎屑供给、海平面变化和生物作用等的综合控制,泥岩硅质组分主要来自陆源碎屑输入,生物作用富硅造成了中段硅质富集,而后期当气候向干热转化时,钙质组分增加,泥岩岩相向富钙方向演化.

陈林、张保民、陈孝红、蒋恕、张国涛、李海、陈平、林卫兵

展开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 430205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犹他大学能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美国盐湖城 84108

湘中坳陷 邵阳凹陷 佘田桥组 泥岩 岩相 沉积环境 岩相学

2016ZX05034001-002DD20190109

2021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47
ISSN:1000-2383
年,卷(期):2021.46(4)
  • 6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