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太平洋海隆海底热液蠕虫管道矿化特征及其成因

东太平洋海隆海底热液蠕虫管道矿化特征及其成因

扫码查看
热液管状蠕虫生物矿化现象在海底热液喷口区发育广泛,但蠕虫管道矿化和风化氧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知之甚少.对采自东太平洋海隆热液蠕虫矿化管道样品开展了高分辨率矿物学和元素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具有以胶状黄铁矿为主的多圈层矿化结构,分为快速(F型)和慢速矿化(S型)两种类型.相比"S型"样品,"F型"的管壁更厚,同心层的数量少、间隙小、厚度均一.这主要受矿物沉淀速率的影响,即矿物的快速沉淀加快了蠕虫管道生长和矿化.此外,"F型"样品外壁分布的草莓状黄铁矿,表明纳-微米晶硫化物矿物的定向生长是形成胶状黄铁矿带的重要中间途径.而"S型"管壁从内到外具有氧化程度逐渐增加、胶状黄铁矿逐渐减薄的显著特征,指示样品同时受到了后期低温、富Fe-Si热液流体和低温海水风化氧化作用的影响.本项研究为理解现代海底热液系统的管状蠕虫矿化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Worm-Tubes from Seafloor Hydrothermal Fields at East Pacific Rise

hydrothermaltubewormmineralogymultilayered tubesulfide mineralizationweathering oxidation

罗礼涛、王叶剑、蔡翌旸、董传奇、韩喜球

展开 >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

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12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200240

海底热液 管状蠕虫 矿物学 管道圈层结构 硫化物矿化 风化氧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1YFF050130441976076

2024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47
ISSN:1000-2383
年,卷(期):2024.49(1)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