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乌鲁木齐东道海子剖面的孢粉分析及其反映的环境变化

乌鲁木齐东道海子剖面的孢粉分析及其反映的环境变化

扫码查看
根据乌鲁木齐河尾闾湖泊东道海子剖面的高精度孢粉分析,结合磁化率、烧失量和粒度分析资料,以剖面中含泥炭灰黑色粘土质粉砂层做的8个14C测年数据为基础,讨论了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边缘的环境演变.研究认为:4 500aB.P.以来该区域的植被是以荒漠为主的,但是1170B.C.以来,气候出现6次较大波动,1170~460B.C.,250~640A.D.和680~1645A.D.时段,气候相对冷湿,出现过荒漠草原,在这3个时段植物种类较多,覆盖度高,也是东道海子的高湖面时期,与气候的冷期对应;相反,在460B.C.~250A.D.,640~680A.D.和1645A.D.以来时段,属荒漠阶段,湖泊的水位相对下降,属中湖面期,与气候的暖期对应.
THE POLLEN ANALYSES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OF THE DONGDAOHAIZI AREA IN (U)R(U)MQI, XINJIANG

阎顺、李树峰、孔昭宸、杨振京、倪健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正定,050803

乌鲁木齐 东道海子 孢粉、植被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KZCX1-10-05NSFC90102009G1999043502

2004

第四纪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第四纪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939
ISSN:1001-7410
年,卷(期):2004.24(4)
  • 3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