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晚全新世东海泥质区物源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来自MD06-3039A孔的正构烷烃记录

晚全新世东海泥质区物源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来自MD06-3039A孔的正构烷烃记录

扫码查看
东海泥质区具有稳定的连续沉积,为开展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载体,但前人主要侧重于沉积模式、季风、洋流及海洋环境研究,关于有机碎屑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通过晚全新世以来东海泥质沉积序列MD06-3039A的正构烷烃等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发现该区域4400 cal.a B.P.以来沉积有机质具有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其中在3200~1300 cal.a B.P.陆源输入相对减少,被认为与该区域夏季风减弱有关.nC 31/nC 27正构烷烃的变化表明,物源区植被呈现3个阶段的波动,早、晚阶段草本植物相对增多,中阶段3200~1300 cal.a B.P.木本植物相对较多;与此同时,植被变化呈现次一级的波动,如隋唐大暖期草本增多,明清小冰期早期木本增多.研究认为,这个区域的草/木本植物变化对气候冷暖变化的响应可能更明显.1300 cal.a B.P.以来气候总体上继续呈凉干状态,但草本植物大量增多,这与前阶段气候变冷呈现的木本植物相对增多不同,暗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导致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化.
CHANGES OF PROVENANCE INPUT AND SOURCE VEGETATION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 FACTORS SINCE LATE HOLOCENE BASED ON N-ALKANES RECORDS FROM CORE MD06-3039A IN THE MUDDY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郑邦、周斌、王可、庞洋、陈明德、郑洪波

展开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表生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6

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东京 113-8654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资源学院,台湾 基隆 20224

云南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504

展开 >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草本/木本 浙闽泥质沉积 古气候环境 人类活动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项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5CB953804MGQNLM-KF201704BK20171340

2018

第四纪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第四纪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939
ISSN:1001-7410
年,卷(期):2018.38(5)
  • 10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