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物源变迁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物源变迁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扫码查看
本文对泰国湾西部T93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常微量元素测试,探讨了沉积物物源和沉积环境变迁.T93柱状样全长381 cm,底层年代约14640 cal.a B.P.,间隔10 cm取样测试,样品平均年代间隔375 a.测试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来源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迁:1)14640~11700 cal.a B.P.期间,该阶段为低海平面时期的陆相沉积,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Na、K、Ca等活跃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较低,Ti、Zr、Ba等含量高,表现出强烈的化学风化特征;δEu平均为0.60,(La/Yb)PAAS平均0.92,物质来源以马来半岛为主,但分异程度高,成分较复杂.2)11700~8000 cal.a B.P.期间,该阶段为海平面快速上升期的滨海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粉砂组分含量开始增加,Mg和Mn元素含量大幅升高,Fe、Ti含量减少;δEu平均为0.58,(La/Yb)PAAS平均0.99,物质来源主要为马来半岛.3)8000~4000 cal.a B.P.期间,该阶段为高海平面时期的陆架沉积,沉积物包括粉砂和粘土质粉砂,Mg、Na、Ca含量明显增大,化学风化程度减弱;δEu平均为0.60,(La/Yb)PAAS平均1.08,沉积物主要来自中南半岛.4)4000 cal.a B.P.至今,该阶段为海平面稍有下降的稳定陆架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粉砂,沉积物元素总体稳定,现代沉积体系基本形成;δEu平均为0.62,(La/Yb)PAAS平均0.97,沉积物以马来半岛物质为主,中南半岛物质为辅,物源与现代一致.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THE SEDIMENT PROVENANCE EVOLUTION IN THE GULF OF THAILAND SINCE THE LAST DEGLACIAL

陈禹飞、乔淑卿、石学法、葛晨东、李秋玲、刘升发、张颖、王小静、Somkiat Khokiattiwong、Narumol Kornkanitnan

展开 >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3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

泰国普吉海洋生物中心,普吉 83000

泰国海洋和海岸资源研究中心,曼谷 74000

展开 >

末次冰消期 沉积物 物源 常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泰国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基金自然资源部"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

批准号:U1606401GASI-02-SCS-CJ03共同资助

2020

第四纪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第四纪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939
ISSN:1001-7410
年,卷(期):2020.40(3)
  • 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