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郊区征地吸收做工的实践与困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郊区征地吸收做工的实践与困境

扫码查看
为便于征用土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郊区实行土地国有政策.同时,因土地补偿费过低以及郊区土地紧张、民众收入较高等因素,且为满足企事业单位用工需求,吸收做工成为政府安置郊区失地农民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具体实践中,政府、用地单位、失地农民乃至合作社的多方博弈,使吸收用工呈现较为复杂的态势.由于失地农民不满意被安置的工作,更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国家不断控制编制规模,杭州吸收做工存在困境.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及行政区划调整,安插迁移等其他方式逐渐被强调.但由于郊区的特殊性,吸收用工依然受到重视.这一方式解决了城市土地征用问题,为郊区农民进城提供了便利,反映了郊区特殊的工农关系,也体现了国家政策实践的弹性.

訾夏威

展开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610065

土地国有 土地征用 城市郊区 吸收做工 安插迁移

2024

党史研究与教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5
ISSN:1003-708X
年,卷(期):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