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饲料脂肪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饲料脂肪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扫码查看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脂肪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挑选450尾体格健壮、大小均匀、平均体重为(17.67±0.03)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苗,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以鱼油(FO)、豆油(SO)、亚麻籽油(LO)、菜籽油(RO)、花生油(PO)为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粗蛋白质约49%)、等脂(粗脂肪约11%)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 表明:1)FO组和LO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PO组(P<0.05).2)RO组的肝脏C18:1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O组的肝脏C18:2n-6含量显著高于除PO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FO组的肝脏C20:5n-3、C22:6n-3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 PO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O组的血清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 LO组的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SO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FO组和RO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FO组和PO组(P<0.05).FO组的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显著高于除LO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LO组的肝脏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活性显著高于PO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脂肪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脂肪代谢相关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FO组和LO组的生长性能相对较好,而SO组和RO组次之,SO、LO、RO可以作为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良好的植物油源.
Effects of Dietary Lipid Sourc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Liver Fatty Acids Composition, Lipid Metabolism Related Indexes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吴美焕、安文强、董晓慧、谭北平、章双、欧光海、苏泳霖、李雨春、梁胜凯

展开 >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室,湛江524088

珍珠龙胆石斑鱼 脂肪源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脂肪代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基金广东海洋大学“冲一流”省财政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31972808Pdjh2019a0228231419011CARS-47

2020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7
ISSN:1006-267X
年,卷(期):2020.32(3)
  • 8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