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饲粮粗纤维水平与砂砾对四川白鹅肠道组织形态、纤维分解酶活性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饲粮粗纤维水平与砂砾对四川白鹅肠道组织形态、纤维分解酶活性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Lever and Grit on Intestinal Morphology, Cellulolytic Enzyme Activities and Volatile Fatty Acid Contents in Sichuan White Geese

扫码查看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纤维(CF)水平和砂砾对鹅肠道组织形态、纤维分解酶活性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即是否添加砂砾(-砂砾、+砂砾)以及3个CF水平(4.0%、7.0%、10.0%).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22日龄四川白鹅公鹅648只,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饲养至70日龄屠宰采样.结果表明:1)7.0%组和10.0%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4.0%组(P<0.05),10.0%组盲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4.0%组和7.0%组(P<0.05);添加砂砾显著降低了盲肠隐窝深度(P<0.05).2)10.0%组十二指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4.0%组(P<0.05);但4.0%组盲肠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7.0%组(P<0.05),且其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7.0%组和10.0%组(P<0.05).3)10.0%组空肠和回肠乙酸含量显著高于7.0%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饲粮CF水平改善了22~70日龄鹅的小肠和盲肠绒毛组织形态,促进了鹅小肠的微生物发酵;推荐22~70日龄四川白鹅饲粮CF水平可高达10.0%,水泥地面饲养大鹅阶段可不用添加砂砾.

金灵、罗海凌、高玉云、杨琳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州 35000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 510642

粗纤维 砂砾 肠道组织形态 纤维分解酶 挥发性脂肪酸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

2018J01599CARS-43-14

2020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7
ISSN:1006-267X
年,卷(期):2020.32(7)
  •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