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过瘤胃脂肪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内源激素、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与肉品质的影响

过瘤胃脂肪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内源激素、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与肉品质的影响

扫码查看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过瘤胃脂肪(RPF)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内源激素、脂肪合成及代谢相关酶与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2头4岁左右、体重为(181.55±23.59)kg的健康牦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组,分别对照组(CON组,RPF添加水平为0)、试验1组(RPF1组,RPF添加水平为1.2%)、试验2组(RPF2组,RPF添加水平为2.4%)和试验3组(RPF3组,RPF添加水平为3.6%),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1)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牦牛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呈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P<0.05),其中RPF2组血清AST活性显著高于CON组、RPF1组和PRF3组(P<0.05);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其中RPF3组血清TG含量显著低于CON组和RPF1组(P<0.05).2)RPF2组和RPF3组牦牛血清胰岛素(INS)含量显著高于CON组和RPF1组(P<0.05).3)RPF1组和RPF3组牦牛血清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4)随着RPF添加水平的提高,牦牛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呈线性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RPF对牦牛肌肉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RPF能促进牦牛肌内脂肪的沉积,但对牦牛肝脏功能有不利影响.
Effects of Rumen Protected Fat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Endogenous Hormones,Enzymes Related to Fat 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and Meat Quality in Yaks

王哲文、贺安祥、宋和键、张康林、蓝岚、李友英、彭忠利

展开 >

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科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科学研究所,康定626000

过瘤胃脂肪 牦牛 血清生化指标 内源激素 脂肪代谢 肉品质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280330013501sccxtd-2022-13

2023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7
ISSN:1006-267X
年,卷(期):2023.35(2)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