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繁殖性能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繁殖性能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扫码查看
玉米赤霉烯酮(ZEA)一种由镰刀菌属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因此,ZEA可通过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导致动物机体生殖激素代谢紊乱,诱发生殖器官形变及功能障碍,严重危害动物繁殖系统,解决ZEA污染问题己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ZEA的理化特性、毒性作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缓解ZEA毒性及提高动物繁殖性能、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Toxic Effects of Zearalenone on Animal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Its Mechanism

宁春妹、安佳秀、赵颖、杨艺

展开 >

贵州大学,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贵州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霉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繁殖性能 毒性机制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154

2023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97
ISSN:1006-267X
年,卷(期):2023.35(4)
  • 2
  • 15